1.1 总则
请在开机运行前认真阅读本手册,并严格按照本手册说明进行操作,尤其注意所有有关危险和谨慎问题的说明,请不要擅自维修、拆装仪器上任意组件,否则可能会导致对操作人员的严重伤害和对仪器的严重损伤。
1.2 触电与灼伤预防
1.2.1 维护或修理前务必断开电源;
1.2.2 按照地方或国家规则进行电力连接;
1.2.3 尽可能使用接地故障断路器;
1.2.4 在连接操作条件下将操作单元接地。
1.3 化学药品危险预防
本设备所需的部分化学药品为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在处理这些药品时,请参照本手册试剂章节中的相关内容,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1.4 标志
|
表明为特别注意事项。 |
|
表明存在化学危害风险,只有经过培训具有操作资格的人方可进行化学药品处理或维护设备化学药品传递系统。 |
|
表明须佩带护眼设备。 |
注:本产品的性能在不断地改进之中。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第二章 技术规格
2.1 方法依据: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
2.2 生产执行企业标准: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企业标准:
(Q31/0115000357C004-2018-02)
2.3 计量检定规程执行标准: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规程JJG 1012-2006
2.4 测量范围:(0-15000) mg/L
2.5 示值误差:不超过±5%
2.6 示值稳定性:24h内不超过±5%
2.7 测量周期:*小测量周期为45分钟,据实际水样,可在5~120min之间修改消解时间。
2.8 采样周期:时间间隔(10~9999min任意可调)和整点测量模式。
2.9 校准周期:1~99天任意间隔任意时刻可调。
2.10 维护周期:一般每月一次;
2.11 输出:RS-232,4-20mA,RS485(可选)
2.12环境要求:温度可调的室内,建议温度+5~35℃;湿度≤90%(不结露)。
2.13 电源:(AC220±10%)V,(50±1)Hz,5A。
2.14 尺寸:高1570×宽500×深450mm。
2.15 其他:异常报警和断电不会丢失数据;异常复位和断电复位,仪器自动排出仪器内残留反应物,自动恢复工作状态。
第三章 系统概述
3.1 应用
本方法适于化学耗氧量在5~15000mg/L范围内,且氯化物浓度低于3000mg/L 的废水。
3.2 系统描述
独特的设计,使本产品较之同类产品具有更低故障率、更低维护量、更低的试剂消耗量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1—选择阀组件:选择试剂采样时序;
2—计量组件:通过可视光电系统实现试剂精确计量,克服了蠕动泵泵管由于磨损引起的定量误差;同时实现了微量试剂的精确定量,每剂量仅为1.5毫升,大大减少了试剂使用量。
3—进样组件:蠕动泵负压吸入,在试剂与泵管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空气缓冲区,避免了泵管的腐蚀;
4—密封消解组件:高温高压消解体系,加快反应进程,克服了敞口系统腐蚀性气体挥发对设备的腐蚀;
5—试剂管:采用进口改型聚四氟乙烯透明软管,管径大于1.5mm,减少了水样颗粒堵塞几率。
3.3 电气器件
采用Panasonic进口PLC等控制元器件,减少了环境干扰和设备故障。
3.4 基本原理
水样、重铬酸钾消解溶液、硫酸汞(硫酸汞可以消除水样中氯离子的干扰,因氯离子能与汞离子形成非常稳定的氯化汞)、硫酸银溶液(硫酸银作为催化剂加入可以更有效地氧化直链脂肪化合物)混合液加热到165℃,重铬酸离子氧化溶液中的有机物后颜色会发生变化,分析仪检测此颜色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换算成COD值输出出来。消耗的重铬酸离子量相当于可氧化的有机物量。
3.5 检测步骤
1.用新的水样冲洗测量水样、试剂体积的容器和消解试管。
2.开启蠕动泵进样。水样并不直接与蠕动泵管接触,在泵管和水样间有一个空气缓冲区。进样的体积由一可视测量系统控制。
3. 开启蠕动泵投加试剂(硫酸汞、硫酸银、重铬酸钾消解液),试剂的体积也由可视测量系统控制。
4.通过鼓泡混合水样和试剂。
5.拧紧消解试管盖后,由加热金属丝将溶液加热至165℃,消解时间由测量系统自动控制。
6.溶液冷却后,由蠕动泵排出溶液。
7.在用户自定义的测量周期中,分析仪会利用内置的校准标液和清洗溶液自动进行校准和清洗。
第四章 拆箱和安装
4.1 拆箱
产品在出厂前已进行了严格的检定,在拆箱时请彻底检查运输集装箱和分析仪,以防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部件松动,仔细记录设备的所有情况,必要时联系供应商妥善解决。
4.2 安装
4.2.1 监测子站房建设
监测子站房应尽量选择建在靠近样品源(排放口或渠道)的位置以减少分析延时。
监测子站房面积宜大于10 m2。仪器放置的地面应铺地砖,要求地面平整和水平,耐腐蚀、无震动。仪器地面应高于取样口地面300mm以上,以保证所布管道中间不得有凸起或凹下。
监测子站房靠近污水渠一侧的墙面上(参考示意图4.3),应根据第4.2.3.2.2章节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孔,并预铺设好需要的管道(参考示意图4.5)。
目前使用*多的是彩钢板房,彩钢板房具有建造速度快,造价低廉,外观大方,不用装饰的优点。
4.2.2 监测子站房室内要求
4.2.2.1 电源供给
单相交流电:电源电压:AC(220±22)V ,5A,电源频率:(50±0.5)Hz,电源功率:1000w 以上(本设备不含水泵的功率约350W,电源配给总功率≈所有监测设备功率之和+所有外接潜水泵功率之和+空调功率+至少20%余量),应有良好接地。至少配有5只三眼插座和2只二眼插座,固定在1.2米高处,或配有二只多功能电源插板,可以扩接水泵、电脑等用电设备。
对于电压不稳定和经常断电的地区,建议使用功率匹配的交流电源稳压器,以保护仪器。
4.2.2.2 室内要求
室内照明应能照射到仪器正面(40W日光灯);
干燥、通风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应装有空调,使之保持恒温在5-30℃),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强电磁场干扰;
避免强腐蚀性气体。
备有洗手池,以便维护时洗手用。
4.2.3 安装
4.2.3.1 仪器的放置
仪器的尺寸为宽×高×深=550×1570×450(mm), 要求仪器的左右保持≥600mm的空间, 前面保持≥1000mm的空间,后面保持400mm的空间便于检修维护。
4.2.3.2 泵的选择、管路的布置及安装
4.2.3.2.1 泵的选择
从采样点给仪器输送水样的水泵,其功率应使被测水体输送到仪器处的流量不小于50升/分钟, 不大于200升/分钟为宜。通常采样点与仪器的距离小于20米时,选用350W的潜水泵。当采样点与仪器的距离大于20米时,应选用550-750W的潜水泵,另还应根据水样的腐蚀性考虑是否选用耐腐蚀泵。
4.2.3.2.2 泵和管路的布置
采样点至仪器安装处应预先安装好水泵、穿线管、水样进水管、出水管和溢流管。连接的管道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硬聚氯乙烯塑料、ABS工程塑料或钢(在水质具酸碱性的地方不能金属管材)、不绣钢等材质的硬质管材。为了方便与仪器设备连接,建议管道*好采用硬质PVC管。
要求:
- 放置仪器的地面应高于水槽壁,管道从仪器到水槽呈坡型下降,尽量减少管道弯头的的数量,并且管道中途不应有凸起或凹下的地方,避免管道中存水,以利于进水管道的排空和冬季防冻。
- 管道的安装过程要十分仔细,安装好的管道内要干净,不得有直径大于2mm的杂物,以免损坏污水泵或堵塞管道。管道口在仪器安装前应用干净的东西堵好,以免杂物进入。
- 潜水泵安置的位置其水流应为层流态,所抽吸的水体应不呈气溶胶状(即水中含有大量气泡)。气溶胶进入仪器将使测量结果不准或使仪器报警。明渠排水系统中产生气溶胶的原因, 主要是潜水泵放置处水流是从高处跌落,裹挟大量气泡进入水体形成。
- 若使用的是潜水泵,在潜水泵原有的滤网罩外部再裹一层不锈钢过滤网,滤孔的直径在1.0-2.0mm之间。预安装好的管道应将各端口封好,以免颗粒杂物进入。
- 潜水泵及进水口应能方便维护,遇到诸如较大薄膜包裹水泵时,能方便地去除。
- 污水泵电器的连接方法:
本仪器后面板有污水泵控制电源接口,可直接控制开启≤500w的污水泵。
当污水泵功率>500w,须在仪器外部加接相应功率的交流继电器,通过仪器后面板的污水泵控制接口,控制交流继电器的线圈来控制污水泵的开启。
注意:不能将大功率污水泵(尤其是≥750w的污水泵)直接接至污水泵控制接口,否则仪器内部熔断丝容易烧断。污水泵应尽量浸没在水里。
图4.4 管道安装示意图
说明:实际安装布管时,应该备有4根管道,2根Φ32,1根Φ80(此管较长时,需要预先穿设一条结实的¢5~φ10mm尼龙绳,以便于安装设备时穿线使用;此管较长时,需要预先铺设3×0.75㎡胶皮电缆线以供水泵使用,如需要安装流量计、PH计等设备时,请根据要求预先铺设好此类设备用线),1根Φ25,分别用于进水管、出水管、穿线管和溢流管。
4.2.3.2.3 安装
① 管路安装请参考以下示意图进行。安装时,内部调节阀和外部调节阀先全部打开,用手堵住采样管,开启潜水泵,慢慢松开采样管,逐渐关闭外部调节阀,直到采样管有较强的水流喷出为止,再逐渐关闭内部调节阀,直到采样管内的水呈逐滴下流状或刚刚没有流出为止。溢流管与Φ 32出水管一定要分开安装,否则将会导致采样管处水压过大而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也可以将Φ 25溢流管的出口直接接入就近的下水道,或把所有同类设备的溢流管接入到同一根(直径≥Φ 50)下水顺畅的管道上。